《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设计A] 体验阅读创意说明:《新闻两则》虽是实用性文体,但文中饱含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写作时代虽是学生熟悉的解放战争时期,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
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新华社淮海前线1949年1月11日电】本社前线记者阎吾报道杜聿明匪部在解放军强大攻击下最后覆没时的情景称:经过3天激战,10日黎明各路总攻的解放军指向杜匪“剿总”总部及匪第二兵团司令部驻地陈官庄一线,解放军...
关于新闻和消息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新闻定义:关于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中国新闻界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就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陆定一)2、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新闻特征:⑴真实──新闻的生命:真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事实真...
“伤心秦汉经行处”试解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对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伤心秦汉经行处”的解释,大多是“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令人伤心”一类意思,不仅把“经行”说成一般的“经过行走”,还无端地颠倒...
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新闻的“势”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写过3篇文稿,即《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可称军事新闻写作中含“势”的典范之作,虽然时过50余载,细细品味,余香不绝。你看,《中原...
《新闻两则》有关资料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
潼关简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是我国最著名的关隘之一。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潼关的历史,渊远流长,古潼关城始设于汉,在港口以南原上杨家庄附近...
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江阴要塞是扼守长江咽喉的江防重地。对江阴要塞的工作,在1946年蒋军大举进攻解放区之前就开始了。那是从做唐氏兄弟工作入手的。唐秉琳和唐秉煜是亲兄弟。一个是江阴要塞炮台总台长(先是守备总队长),一个是国防部三厅...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主体部分第二层写战况之后插入作者简要的议论(“此种情况……都很泄气”),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和士气...
决定历史的伟大决策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总数为180万左右,其中正规军约为115万,完全失去了有效的战略防御能力。国民党反动派一面继续玩弄“和平”阴谋,以求拖延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一面...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用“/”画出这段电头部分和导语部分(在文中画)意在考查...
《新闻两则》词语解释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不含】不包括。【锐不可当】锐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业已】已经。业,已经。”业已”与“已经”区别在于:“业已”多用于书面语,“已经”则不限。【绥靖】安抚,平...
《新闻两则》中心思想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解放军解...
《新闻两则》问题探究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文章是抓住“横渡长江”来写的,与“横渡”的“渡”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渡”有关的词语:“冲破”“渡至”...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设想】学生初次接触“消息”这种文体,应知道消息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内容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报道要迅速及时;三是要简明扼要。消息报道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插入简单的议...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新闻常识的掌握。2、文章内容的理解。3、文章语言特点的体会。4、新闻写作的学习。【教学重点】新闻常识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新闻写作的学习。【教学难点】文章内容的深入研讨,新闻写作的学习...
苏轼的文学成就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