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蒲松龄及作品。
2.理清故事情节,认识屠户和狼的形象。
3.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认识屠户和狼的形象。
【教学难点】领悟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预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故事
听“狼嚎”,竞猜关于狼的成语。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读,学生齐读,把故事读通顺。
二读,教师示范,把故事读精彩。
三读,小组合作,把故事读明白。
三、品读课文,赏析故事
三次活动,分节赏析:
活动一、“快速抢答”
(赏析第1、2节,用原句回答,弄清“缀”的意思,及“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停顿)
活动二、“译文找错”
(赏析第3节,掌握 “敌”“顾”“薪”“眈眈”的意思)
活动三、“看图找错”
(赏析第4节,掌握“暇”“首”“股”等字的意思,同时认 识屠户和狼的形象)
四、悟读课文,评说故事
1.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交流作者及《聊斋志异》)
2.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五、拓展阅读,回味故事
1.比较阅读:蒲松龄《狼三则》另外两则。
2.拓展阅读:毕淑敏《母狼的智慧》、姜戎的《狼图腾》
附:板书设计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七年级下册《狼》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