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案
班级: 姓名: 检查签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2、默读课文,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
学习过程:
环节一:导入。( 5分钟)头脑转转转。请同学们在括号内填上 合适的量词,使等式成立。
1( ) + 2( ) =1 ( ) 8( ) +16( ) =1( )
还可以举例。如3( )+4( )=1( )等。
回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可以说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罗迦 · 费 · 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环节二:预习检查,识记生字词。(10分钟)(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小组识记,完成好的小 组加10分)
1、熟读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 汲取( )
不言而喻( ) 持之以恒( )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汲 取: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不言 而喻:
轻而易 举:
一事无成:3、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和论据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 研讨、学生展示。试回答的正确率酌情加分,满分为10分)
1、文章开头提出几何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的论点是什 么?
3、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 师 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案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