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3.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能根据溶液的名称确定溶质和溶剂。
4.了解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引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溶液是重要的混合物,像盐酸、稀硫酸、石灰水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溶液。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因此我们要学习溶液的基础知识。
把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吗?请同学们做如下实验。
(每2人一组,课前备好实验用品。)
【实验】观察泥土、植物油、蔗糖和食盐的状态,把它们分别加入4支各装有10mL水的试管里。按下表Ⅰ、Ⅱ、Ⅲ三步操作,认真、细致地观察变化的全过程,记录并比较产生的实验现象。
【提问】四支试管在Ⅰ、Ⅱ、Ⅲ
三步实验操作中分别产生什么现象?
【回答】指定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或不完整,由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讲解】科学研究中常对物质表现出的不同现象进行分类,学习上也是如此。根据盐水、糖水、泥水、油水表现的不同现象,可分为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板书】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提问】在上面的实验中,哪种物质溶于水可制得溶液?
【回答】食盐和糖。
【小结】由实验可知,把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不是都能够形成溶液的。食盐水和糖水是溶液,泥水是悬浊液,油水是乳浊液。
【讨论】(l)什么是悬浊液?什么是乳浊液?(2)
什么叫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在讨论后让学生总结,然后由老师概括并板书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定义和溶液的基本特征。)
【阅读】阅读课本,阅读时按下表由表及里地认识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讨论】在实验、阅读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按表格的要求,逐一讨论和归纳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区别,并例举实例填入表中。
【讲解】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指物质的微粒高度均匀地分散在溶液里,任何部分的性质和浓稀都一样;稳定性指只要条件(温度、溶剂量)不变,无论放置多久,溶液里都不会有物质析出。
(让学生再看一遍教材中溶液定义的黑体字,教师剖析其中的三层含义。)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九年级化学下册《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之一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