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余光中。
2、品味诗作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感情。感受诗文所蕴含的家国之思,激发爱国爱家的情感。
3、体会意象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4、初步了解诗作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教学重点: 从意象入手品味诗作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乡愁四韵》歌曲,创设情境。(课件01)
2、“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江水悠悠,乡泪长流,永无尽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土之情,千古一情,何人不有?何人能拒?现代诗人余光中被人称为“乡愁诗人”。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故土之恋,乡土之思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走进这位诗坛健将为我们构建的情感世界吧。(课件02)
3、课题展示(课件03)
二、目标展示:(课件04)
三、作家身影:
结合课件了解作家余光中。认识“乡愁诗人”,知道他“文学创作的四度空间”、“右手写诗,左手写文”。初步了解其作品强烈的爱国情愫。(课件05、06)
四、经典美读: 配乐诗朗诵《乡愁》(课件07)
五、指导朗读,配乐朗读:
1、教师指导朗读。(课件08)
2、配乐学生朗读。(课件09)
六、整体感知(课件10)
1、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七、研读思考(课件11)
1、四种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所抒情感是如何层层递进的?
2、材料助读链接—-《邮票》
3、材料助读链接—-《招魂的短笛》
4、诗歌由故乡之思写到祖国之念,既实现了情感的递进,又完成了主题的升华。道出了海外游子乃至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点燃了万众倾情的乡情之火。可谓感人至深。
八、问题探究(课件12)
《乡愁》的结构美和音乐美分别体现在哪里?
九、我来说一说:(课件13)
1、《乡愁》是一首海外游子深情而凄婉的乡之恋歌。它美在哪里?
2、请以“乡愁是……”说一句或几句话。(链接)
十、重温乡情:齐颂《乡愁四韵》(课件14)
十一、结束曲,作业布置。(课件15)
教学所用文字材料参考: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
乡愁 陈瑞 秋风又吹我心口 到了相聚的时候 家乡总在梦里头 天南地北到处走 还是再等一个秋 盼望与你能相守 秋水总是不停留 一直往前不回头 风啊风啊轻悠悠 吹得眼泪往下流 依稀记得那年走的时候 你就站在大路口 风啊风啊轻悠悠 吹得岁月白了头 多想回到小时候 天天拉着你的手 |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邮票 余光中 一张娇小的绿色魔毡 你能够日飞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恋爱 和宽厚的友谊 两个灵魂是你的驿站 你终年跋涉其间 直到他们有一天相逢 你才能片刻休息 |
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乡愁》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