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了解知识性杂文的特点;
2、掌握反驳的方法;
3、体会“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重点:
了解知识性杂文的特点;掌握反驳的方法
难点:
归纳知识性杂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对什么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对这个问题是什么态度?
三、自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论证方式是什么?第四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3、举有关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学生自由提问。
五、阅读《阅读文选》中的《燕山夜话》三则,思考:
1、《不要秘诀的秘诀》这个题目,又“不要秘诀”,又介绍“秘诀”,是否矛盾?
2、《欢迎“杂家”》这个题目中的“杂家”为什么要加引号?
3、“学问不可穿凿”,那么,应该怎么样?
六、总结邓拓杂文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不求甚解 求甚解
形式
(邓拓)知识性杂文 内容
风格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不求甚解》教案7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