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圆明园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季节大约是秋末,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同窗九江赵青约我去圆明园,我答应了。那一夜,隔着绕了爬山虎的窗子,望着徘徊在云间的明月,我怎么也不能入睡。对于圆明园,我从不敢说游。尽管它仍然叫“园”,也仍然保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特殊句式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反语: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③“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反思体验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你能说说你的设想吗?2、收集有关圆明园原貌及被毁经过的图片、文字、音像资料,并认真阅读、观看资料,再说说你的感受。...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2、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4、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实用教案】〖创意说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课时安排】2课...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教学重点】1、重点: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2、...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追求和平的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2、透过行为体悟人性的本质。3、领会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对德国兵到一户被占...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的战争主题。2、分析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赏读课文,品味语言,提高理解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内容,挖掘作品主题。2...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情感朗读,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教学重点】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路,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超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3、激发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深入体会文中的感人的地方。【教学难点】蜡...
《蜡烛》教学杂谈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教师要加强文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现实,联系现实谈认识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学习《...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如文中:“德国人还在轰炸,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ldquo...
勇气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D.C.狄斯尼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拘谨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我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一零一空降师──巴士顿英雄部队的。他约摸二十岁,象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不过肩...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课文说明】《蜡烛》是前苏联作家酉蒙诺夫的作品。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寓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麦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惟一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创意说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外,借物抒情的手法必不可少。作者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往往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阅读这篇文章,体会作者的用意。【教学步骤】一、导入由“...
《蜡烛》优化测控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拂( )晓 地窖( ) 瓦砾( ) 匍( )匐( )腋( )窝2、根据拼音写汉字。偷 xí( ) pínɡ( )障 jū( )躬肃 mù( ) 颤 wēi( )3、解释词语。永垂不朽:名副其实:精疲力竭:4...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内容。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⑵ 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⑶ 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⑷ 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