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9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设想 《孔乙己》这篇小说,揭示了旧时代的国民性问题,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进行引导。在启发思考的同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讲述。 阅读这篇小说,要注意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深刻意义。学习小说通...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3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学习目标]1.通过赏读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鲜明的个性特征。2.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3.领略小说中所蕴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风俗。4.用普通话正确、清楚、连贯、...
《孔乙己》教案10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设想 《孔乙己》这篇小说虽然只有三千字左右,但它思想意义深刻,语言含蓄而意味丰富,值得教学的地方比较多,要想讲深讲重是困难的,而且也没有必要。教读课文,应该是以教材为例,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
《变色龙》教案2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形象,表现了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卑鄙心理,极富讽刺力量。教学时应抓住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理解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
《孔乙己》教案13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小说反映的现实生活。 3.体会语言的精练、深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语言的精练和深刻。 教学准备 录音材...
《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2.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3.体悟《我爱这土地》深沉而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再...
《乡愁》教案4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学习目标:①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感情及诗的意境美。 ②掌握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又处于诗一般的年龄,正如叔本华所说“抒情诗,少年 之作也!”我么对诗歌有着特殊的的感...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1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
《乡愁》教案5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1朗读。2想景悟情。3诗歌赏析。4探究性学习。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课型:读品课 四、教学仪器:录音机、投影仪 五、主导教法:读品结合法 六、教学蓝图:教学...
现代诗二首——《乡愁》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理解、欣赏两首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
《乡愁》教案7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自读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比较、理解两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理解余光中《乡愁》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3、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育重点难点与关键: 1、比较、理解两诗...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1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
《乡愁》说课稿4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说教材(一)对教材的理解 《乡愁》是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2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2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
《出师表》教案2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 《破阵子》1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
《出师表》教案3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一、关于亲贤远佞等建议 二、体会诸葛亮在“表”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四、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A.以中国古代智谋之士的故事引出……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
《出师表》教案6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设想 《出师表》是一篇上书言事的应用文,也是实用性很强的议论文。其中关于修明政治所作的阐述,对后世很有借鉴意义。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却又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应用文迥异,作者以恳切的言辞,表达了真挚厚重...
《渔家傲》教案1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课前要求收集有关边塞诗词,课上交流[越多越好] 一、 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 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